新中国成立之后,爆发了两次有限的边境战争,第一次是对印度,最终与中国的大获全胜而告终,随后是在70年代对于越南,这场有限的辩证战争,最终以双方各自宣布胜利而告终,中国在达到了惩戒的目的之后选择撤军。
根据越南少将阮德辉回忆,当时的中国军队在从越南境内撤回时并没有选择追击,并不是因为不敢,而是黎笋已经下达了命令。
一场有限的边境战争
1979年所发生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所发动的最大规模边境战争,这场战争直接影响到了如今的对越关系以及东盟关系,中国有必要,而且必须要进行这场有限的边境战争,其中的原因是多层次的。
首先就是从国际形势上看,中苏之间的关系已经恶化,虽然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但两个国家依然处于敌对状态,越南作为新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是苏联进行拉拢,用于针对中国的对象。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当时的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的同时,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到了70年代,双方已经确立了外交往来,而美国与越南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也依然在持续之中。
所以不管是为了打破苏联的限制,还是为了密切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这一场和越南之间的仗都必须打,况且越南作为当时的小国,表现也十分不尽人意。
对于周边的邻国,中国向来主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手段与模式,很少爆发战争,但当时的越南却不断挑衅,除了屠杀我国边境平民引起争端之外,还打压国内的华侨,对他们的残忍迫害属于在中国最敏感的问题上公开进行挑战,甚至可以说是侮辱。
中国十分有必要维护自己的大国尊严,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早年对越南的帮助,不仅没有让越南记住中国的恩情,反而是恩将仇报,若不动手,惩罚将会使我国颜面扫地。
最后也有部分人认为中国此次采取有限的边境行动是为后来的中苏全面战争扫除后顾之忧,不得不说这一说法虽然有预见性,但是也太过激进,但不管怎么说,中越之间的边境战争于1979年2月17日爆发,持续了十几天的时间。
压倒性的优势与中国的收获
这场战争并没有什么悬念,毕竟新中国政权都是在战争之中步步走来的,从日本到美国,重视世界的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尚且无惧,如今的越南边境战争就更加有信心打赢。
随着2月17日拂晓的一声令下,中国的海陆空三军同时进发,采用相互配合的方式向前推进,海军主要发挥其威慑作用,执行必要打击之后立刻返回国内。
与此同时,位于广西和云南边境的部队立刻进入阵地,提前编织而成的一道火力网已经在第一时间瞄准了越南军队的战略攻势,我方的侦察兵也早已经到了前线的山岭之上,顷刻之间的打击让越南方面猝不及防。
从高平的钳制战争到高登的攻克战役,从谅山之战到后来的偷渡红河,我军所到之处无人能挡。
期间发生了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情,那就是越南方面引以为傲的对抗军队316a师,竟然是当年为了适应抗法战争的需要,由中国援助装备所组建的越南第5个主力步兵师,甚至连当年的步兵顾问还是我军派去的。
这支被了如指掌的部队竟然是越南方面的王牌,正是因为过于了解,这支越南方面引以为傲的军队很快被我方几乎全部歼灭,加之以军事装备方面的优势,前期越南所依靠地形造就的优势也荡然无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内,我军已经连续拿下了越南的几个主要城市。
最终中国方面宣布从1979年3月5日开始,边防军队逐步撤回国内,这场持续时间并不长的自卫战争终于结束。
虽然整个战争持续时间很短,但中国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并且还获得了一些收益。
比如这次自卫战争有效惩罚了越南以及柬埔寨地区的抵抗势力,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这次战斗之中必杀了大量的越南军人,根据不完全统计,从2月28日到3月16日大约有37,000多名越南军人被击毙,而且即使战争结束,依然在边境陈兵十万余人。
这样的人员损耗对于越南而言十分严重,有效解决了我国边境问题的后顾之忧,起码在今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中越之间不会爆发太大规模的冲突。
而对于越南来说,经济和军事上的打击也会让其在短时间内安分守己继续自我发展。
对于中国而言,更重要的意义是和越南的这场战争暴露了苏联对华包围圈的外强中干,自从中苏关系恶化之后,我方对于这位曾经的老大哥多少存在一些畏惧,在中国在合理的取胜看到了苏联协防承诺的局限性。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有限的边境冲突,让中国意识到,国家与国家之间依然是以利益为主,任何的口头承诺,在战争来临的时候是不一定作数的,这一场战争让中国暴露了越南体系战略涵盖能力的局限性。
另外这次战争也为中国造就了大批具有实战经验的将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战争是最好的磨刀石,尤其是在走向和平年代之后,战争的锤炼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十分重要。
在短短十几天的战争之中,为中国未来锻炼了一批具有超强能力的军队高级领导人,比如付全有,梁光烈,廖锡龙等。
可以说中国在这场战争之中拥有压倒性的绝对优势,后来之所以选择主动撤退,是不想以这场战争来侵吞越南的领土或者颠覆越南的政权,对于这个情况,我们很早就已经进行了声明。
当年中国军队在撤退离开的时候明确表示我们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绝对不允许别人侵犯我们的领土,况且中国在一开始就曾想过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越南方面总是搞出一些小动作。
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越南方面在我军从其境内撤退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选择偷袭?
对于这一点,越南少将阮德辉回忆起来之后表示,当时的越南军队不是不想偷袭,而是不敢,主要是因为其最高领导人黎笋早就下了命令。
原因之所在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它的开始和结束都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黎笋之所以下令,不许偷袭中国军队,是有自己的考虑。
首先是为了避免中国的持续性惩罚,因为中国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撤退的时候,边境依然有多达10万的军队驻守布防,而越南方面的精锐早已经在这次短暂的冲突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创伤,很多战场指挥系统都陷入瘫痪状态。
如果在这个时候选择偷袭中国军队,那么无疑是给了我们将其彻底剿灭的借口,在边境地区严阵以待的10万大军随时有可能越过国境线,在这种情况下,越南基本无险可守,谨慎的一些残存部队根本没有任何抵抗能力。
为了避免国家被进一步打击,所以越南根本不敢偷袭我方正在撤退的军队,况且目前越南的经济还需要建设和恢复,如果为了逞一时之快,冒险偷袭中国军队实在是不明智,如果丧失了仅存的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那么未来越南的经济就有可能彻底垮塌。
从国际的角度来看,越南之所以敢和我国叫板,主要是因为越南觉得还有苏联站在他的身后,而且在越南获得独立之后,苏联为了针对美国,每年也在对越南提供经济支持。
但是在两国开战之后,越南对中国所采取的军事行动根本就不闻不问,即使双方处于敌对状态,也只是口头的谴责和批评而已,因为忙于和美国对峙,苏联在双方冲突期间并没有向越南提供任何有效的支援,除了空中巡逻之外,没有其他的任何行动。
而美国则是各打50大板,一方面谴责越南和柬埔寨,一方面也在形式上对中国还击的行为进行了谴责,尤其是苏联的放手,让越南在国际上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等同于失去了靠山,所以根本不敢,也没有底气对中国进行还击。
因为在短时间的冲突之内,越南的领导高层已经看清了美国和苏联的态度,两者都不可能为了一个越南而选择和中国翻脸,所以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偷袭来给自己惹麻烦。
不过越南在这场战役之中的光速惨败,也暴露了本国的缺点,那就是国内的军事力量有限,要想长期作战,必须要依赖外国援助。
这样的特点也很好预示了将来,越南最初依靠苏联,苏联解体之后又依靠美国,后来与中国的关系逐渐改善,对我国也有了一定的依赖性,这就让其本国的经济很容易面临风险。
参考文献
[1]李鹏.难忘1979(续)——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纪实系列之一[J].兵器知识,2004,(12):42-47.DOI:10.19437/j.cnki.11-1470/tj.2004.12.017.
[2]李鹏.难忘1979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纪实系列之一[J].兵器知识,2004,(11):48-53.DOI:10.19437/j.cnki.11-1470/tj.2004.11.017.
[3]潘学文,刘晓峰.血染风采不负华年亲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J].坦克装甲车辆,2018,(05):54-57.DOI:10.19486/j.cnki.11-1936/tj.2018.05.011.
旺源配资-2023十大正规配资平台-最靠谱的炒股杠杆平台-中国十大配资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